推進品牌強農,助力鄉村振興
四川農業品牌帶動超百萬人增收
5月17日,蓬溪縣回水鄉西林村的一處種植基地里,四川俊成生態農業負責人李家強正和員工一起,忙著打包一批發往外地的蔬菜。“加入‘遂寧鮮’后,我們的特色農產品銷售業績增加了三四成,營業額增加近500萬元。”李家強說。
這是我省農業品牌建設的縮影。5月9日,省農業廳召開的農業品牌發展新聞通氣會上透露,我省統籌推動農業品牌化戰略實施,初步形成了萬千企業爭創品牌、特色產業競相發展、千萬農民增收致富的生動局面,品牌發展帶動130余萬人實現人均增收650元。
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已超40個
“以前,十陵鎮就是成都地區知名的禽蛋生產基地,但生產養殖分散,品質高低不齊,一直沒法做強。”成都龍泉驛區十陵禽業合作社負責人陳大友介紹,為尋高質量發展出路,當地對禽蛋市場進行全方位調查分析后,決定注冊“石靈”商標,打造自主品牌。
目前,十陵禽業合作社的產品成功打入重慶、德陽、南充、內江、彭州、西昌等市場,年銷售無公害及綠色雞蛋550萬公斤以上,年總產值突破1億元。
“各地立足資源稟賦,圍繞川茶、川菜、川豬、川果、川藥等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加大品牌創建力度,將產業優勢轉換為品牌優勢。”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點評。
盤點四川農業品牌,成績喜人。“四川泡菜”遠銷 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蒼溪獼猴桃”“安岳檸檬”“攀枝花芒果”等川果品牌深受消費者喜愛;“天府龍芽”“竹葉青”“蒙頂山茶”等茶葉品牌不斷響亮國內外;“川藏黑豬”等川豬品牌享譽全國……
去年來,我省全面實施農產品品牌建設“孵化、提升、創新、整合、信息”五大工程,全省認定“三品一標”累計達到5142個,數量居全國第二、西部第一;培育了天府龍芽、四川泡菜、大涼山、天府源、陽光米易等40余個區域公用品牌。此外,新型經營主體申報創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質量獎、四川省著名商標、四川省質量獎、四川名牌等1000余件(個)。
力爭會展促銷突破500億元
“我省農業品牌建設工作起步晚、基礎差,受自然區位條件、經濟發展程度和認識水平的制約和影響,目前還面臨一些突出問題。”通氣會透露,“普通品牌多、知名品牌少”現象比較突出,品牌農業競爭力不強。一些地方“重生產、輕品牌”“重創建、輕管理開發”,品牌農業監管乏力。
由于品牌管理保護、市場監管機制不健全,加之農產品生產的同質化,在一些地方,農產品品牌容易被非法利用、侵權,“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時有發生。
“品牌化既是我省現代農業發展必須加快補齊的短板和弱項,又是推進我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必須抉擇的發展方向和路徑。”針對短板,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省將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深入開展“五大工程”建設,在抓好品牌規劃“五個結合”、夯實品牌發展“三大基礎”、實施品牌提升“三大行動”、開展品牌推介“三大活動”等方面,持續擦亮四川農業金字招牌。
在去年首次推薦基礎上,今年省農業廳將再向社會公開推介10個優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50個優質品牌農產品;計劃在8月,舉辦以“我的品牌我推介”為主題的市(州)農產品品牌推介活動。
今年,我省將繼續辦好蔬菜博覽會、泡菜博覽會等展會,組織好“川貨出川”市場拓展活動,在國內外展會活動上集中宣傳四川品牌農產品,增強國內外消費者的認可度,力爭今年會展促銷突破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