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k2sw"></strike>
    <tfoot id="8k2sw"></tfoot>
    
    
    <strike id="8k2sw"></strike>
    <ul id="8k2sw"></ul>

    四川將在貧困地區新建150個現代農業園區

    欄目:工作動態 發布時間:2019-08-08
    分享到:

      記者日前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今年,四川將在貧困地區新建現代農業園區150個,力爭在每個貧困縣培育形成1-2個帶動性強、綜合效益好的優勢特色產業,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扶貧,助力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增收。

      2019年,四川有31個貧困縣計劃摘帽,覆蓋連片特困地區主戰場“四大片區”,是新一輪脫貧攻堅工作啟動以來任務最繁重的一年。全省預計有19.3萬人需要依靠農業產業脫貧,占全省計劃脫貧人口總數的35%,任務十分艱巨。目前,四川已向45個深度貧困縣,每縣安排500萬元資金,重點用于建設現代農業園區,讓各類特色產業在貧困地區落地生根。

      農業園區是發展現代農業的載體和平臺。2019年,四川省委一號文件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作為重點任務推進,推動全省農業綜合實力和農業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然而,在貧困地區開展農業園區建設,為了破解基礎條件薄弱、農民接受能力差、科技支撐水平低三大難題,四川出臺了一系列措施。

      夯實基礎,融合發展。在有扶貧任務的縣新建高標準農田194萬畝,新建和改造現代農業產業基地210萬畝,新建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850座、畜禽標準化養殖場(小區)987個,改擴建水產養殖示范基地40個,打造農業主題公園80個、美麗休閑鄉村130個,并支持符合條件的園區申報省級星級園區,對成功申報的園區,將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補助。

      做強龍頭,培育品牌。把項目資金和政策優先向園區、貧困地區傾斜。圍繞市場需求,引企業強品牌,在有扶貧任務的縣安排1.5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培育一批由省級及以上龍頭企業牽頭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在有扶貧任務的縣推出優質農產品品牌35個以上、區域公用品牌3個以上。

      此外,四川省還將推廣“園區+貧困戶”模式,讓貧困戶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在有扶貧任務的縣新培育農民合作社省級示范社220個,為貧困地區定向培養農業專業人才1000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高、生產經營能力強、主體帶動作用明顯的新型職業農民人才隊伍。此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積極開展“社會化”服務,發展服務帶動性規模經營,提高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的組織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