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中國奶業協會在京正式啟動現代奶業評價體系建設,旨在創新現代奶業評價模式、協同產業上下游發展、客觀評價奶業現代化水平,用數據對標國際先進,得到國際認可,提振消費者信心。
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高鴻賓指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視、關心、支持、推動下,十幾年來,中國奶業已經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歷史性的變革,走上了一條充滿希望和生機的寬闊的陽光之路。目前整個世界都處在風險之中,各種各樣的矛盾沖突此起彼伏,面對沖擊與挑戰,在全體奶業人共同努力奮斗下,中國奶業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今年上半年生鮮乳產量1431萬噸,同比增長7.9%,奶業成為為數不多逆勢上揚的行業之一。
高鴻賓認為,現代奶業評價體系是一個全面、系統、完整、科學、客觀的評價體系,對中國奶業和企業的現代化提出了具體的指標,如果絕大多數企業達到這個水平,國務院提出的“2025年奶業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就能順利實現。他希望各企業要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期望,不辜負廣大消費者的期望,努力達到、實現,甚至超過這個標準。
高鴻賓還透露,2010年出臺的生鮮乳標準,充分考慮了當時中國奶業散養戶占絕大多數的發展現狀,是各個部門、各個企業、生產者、研究者、科學家、企業家、政府官員共同研究討論的結果,是一個最低標準,是一個門檻。在執行過程中,奶企始終堅持按質論價,執行高收購標準,引導了中國奶業的發展以及生鮮乳營養和質量水平的一路上揚。2018年,規模牧場生鮮乳平均乳蛋白率3.25%,菌落數35萬CFU/mL,遠高于國家標準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國家根據奶業的發展和形勢變化,正在修訂新的生乳國家標準。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王俊勛認為,現代奶業養殖評價標準及配套辦法的出臺,是建設奶業現代化的有力抓手,是推進奶牛養殖業現代化的重要依據和參考,也是保障乳制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建立系統性的奶牛場評價指標體系,對奶牛場布局、規模、智能化管理、可持續發展以及生產標準化、品種良種化、動物福利化、產品優質化等方面提出要求,設置管理制度、推廣模式等監測評價指標,開展全面、系統、客觀評價,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讓評價成果成為奶牛養殖場戶的榮譽,可以幫助奶牛養殖場戶改進各個生產環節工作,提高牧場管理水平和技術應用能力,提升質量效益,加快推進奶業現代化。
據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亞清介紹,《現代奶業評價奶牛場定級與評價》對現代奶牛場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從戰略潛力和績效表現兩個維度,從布局合理化、養殖規模化、管理智能化、發展持續化、生產標準化、品種優良化、動物福利化、產品優質化八個方向,系統規定了現代奶牛場全面評價的方式、方法和定級標準。該團體標準將于8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現代奶業評價工作邁出的第一步,隨后,中國奶業協會將加快對乳制品工業現代化評價整體需求的進一步調研,啟動實施乳品加工企業現代化評價工作。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認為,現代奶牛場定級與評價將起到示范、引領和激勵作用,推動標準化、集約化養殖水平的提升,進而推動奶牛場生產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啟動會上還發布了《現代奶牛場定級與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和《現代奶牛場定級評價師管理辦法(試行)》。
企業代表聯合承諾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做好相關工作,推動現代奶業發展,并倡議,以奶業人的恒心,創新開拓,發展優質奶源;以奶業人的誠心,協同合作,共謀行業發展;以奶業人的決心,傳遞信任,保障質量安全;以奶業人的信心,引領營養,助力健康中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開展現代奶業評價工作,推動現代奶業發展,鑄造中國奶業明天的輝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據悉,為更好地開展現代奶業評價工作,中國奶業協會還組織成立了以原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發、沈建忠、任發政為顧問,國內主要養殖、加工企業的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現代奶業評價工作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