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k2sw"></strike>
    <tfoot id="8k2sw"></tfoot>
    
    
    <strike id="8k2sw"></strike>
    <ul id="8k2sw"></ul>

    省“科技下鄉萬里行”肉兔產業技術服務團赴自貢開展現場技術服務與生產調研

    欄目:工作動態 發布時間:2022-10-25
    分享到:

    2022年10月18日~20日,省“科技下鄉萬里行”肉兔產業技術服務團(第79團)首席專家、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團隊成員、省畜牧科學研究院李叢艷副研究員帶領團隊成員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余志菊研究員、自貢市鄉村振興發展服務中心張軍高級畜牧師、榮縣鄉村振興促進中心但曉波推廣研究員、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郭志強、梅秀麗副研究員、李鈺瑩研究實習員等一行7人赴自貢開展現場技術服務與生產調研。


    自貢是我省肉兔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市,近年來,隨著我省畜牧業由高速發展轉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當地肉兔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新建兔場,大多采用新型大棚環控兔舍,降低了基建投入,設施設備提檔升級較快。專家服務團先后赴榮縣樂德鎮鑫農兔業養殖有限公司、高山鎮牧源兔養殖專業合作社、鼎新鎮順玉肉兔養殖家庭農場、古文鎮鄉巴佬農牧集團有限公司、沿灘區興隆鎮自貢鴻元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貢井區橋頭鎮四川成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規?;馔灭B殖場開展現場技術服務和生產調研,通過現場查看和座談交流,詳細了解兔場建設、設施設備使用、用工用能以及養殖效率等情況,發現幾個共性問題:一是今年長時間的極端高溫天氣嚴重影響了兔場生產,即使環控設備滿負荷運轉,舍內最高溫度仍達到了34℃左右,“高溫不孕”現象持續時間長,導致配種難、受胎率低;二是飼料價格猛漲,養殖成本不斷推高,市場風險加大;三是兔場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提高,大多數母兔死亡時出現化膿性肺炎,且商品兔的鼻炎發病率也逐步增加;四是采用周期化繁殖時母兔淘汰率過高。此外,各場的優良種源均從山東、河南和重慶引入,成本高且質量不一,均提出希望在自貢當地能建設優良種兔場解決引種難題。


    面對極端高溫的問題,專家服務團建議各場的種公兔舍在濕簾-風機的基礎上加裝空調,種公兔飼養量較小,可以集中飼養在空調舍內,保持舍內溫度28℃以下,能有效防止公兔出現熱應激、保證母兔的受胎率。針對當前飼料價格高的問題,指導開展兔群的精細化飼養,降低飼料浪費,節約飼料成本。同時加強種兔和商品兔瘟巴二聯苗的注射,并輔以藥物治療、加強通風,以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適當降低母兔的繁殖強度,由42天模式轉為49天模式可有效降低母兔的批次淘汰率,提高良種的利用年限。同時,專家們了解到,自貢市即將成立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企業,種源難題也將在未來3~5年得到解決,這一利好消息極大提振了養殖場(戶)的產業發展決心。


         此次服務活動對進一步了解當地肉兔產業發展狀況、提高養殖水平、助推自貢市肉兔規模化、標準化、工廠化養殖起到了積極作用。

    QQ圖片2022102509350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