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k2sw"></strike>
    <tfoot id="8k2sw"></tfoot>
    
    
    <strike id="8k2sw"></strike>
    <ul id="8k2sw"></ul>

    加快建設四川現代產業體系

    欄目:工作動態 發布時間:2018-04-26
    分享到:
    來源:四川日報

      四川要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解決產業體系不優、市場機制不活、協調發展不足、開放程度不深等問題。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當前,現代產業體系科技化、集群化、融合化、垂直化、生態化的特征越來越突出,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四川必須結合自身產業發展實際,以發展實體經濟為核心,聚焦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做強優勢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培植新經濟產業。

      四川產業發展成績突出,短板也十分明顯。近年來,四川產業發展水平在總量上實現了跨越,在結構上得到了優化。2017年,全省一二三次產業增加值總量為36980.2億元,比上年增長8.1%,保持全國第6。三次產業結構之比為11.6:38.7:49.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5%、40.8%和53.7%,“三二一”的態勢更加牢固。與此同時,產業高質量發展能力仍然不足:一是處于價值鏈低端的傳統資源型和原材料工業、重化工業占比大,勞動、資源密集型制造業比重高于發達省份;二是企業競爭力不強,特別是龍頭企業實力不強,“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偏少,創新驅動能力不足,市場整體占有率較低;三是勞動力對經濟發展支撐力度下降,老齡化水平高于全國,高技能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科研人才缺乏;四是區域發展不協調加劇,成都平原經濟區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凸顯,四大城市群產業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為此,須從以下幾方面著力——

      提升競爭能力、做強優勢產業。四川現代農業、電子信息、現代旅游等產業優勢明顯,勢頭良好。要做大做強現代農業,擦亮農業大省的金字招牌,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促進農業競爭力提升。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區域結構、經營結構,提高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發展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增加綠色安全產品供給;依托川茶、川豬、川菜等特色產業,打造“川字號”知名品牌;大力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促進三次產業融合發展。2017年,四川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已近8000億元,居全國第7,西部第1,要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進一步提升和優化電子信息產業鏈布局,圍繞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網絡安全、通信設備、智能終端等領域,形成新的產業增量;瞄準大品牌商、大代工企業,主動承接新產品生產加工,實現產業聚合發展。2017年,四川旅游總收入超過8923億元,居全國第5,西部第1,要做大做強現代旅游業,進一步促進旅游業與三次產業融合,做大、做精、做優現代旅游產業集群;進一步開發旅游新產品新業態,統籌推進鄉村旅游與旅游扶貧;進一步強化旅游宣傳營銷,打響四川旅游品牌,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經濟強省。

      抓住發展契機、壯大新興產業。軍民融合、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現代金融等是近年來四川成長較快、貢獻不斷提升的產業。要壯大軍民融合產業,鞏固四川航空、航天、兵器、電子、核技術等軍民融合戰略基地的重要地位,搶抓國家實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戰略機遇,打通軍民融合通道,發展高端防務裝備、軍工電子、核電裝備、核醫學應用等重點產業,推動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和集群化發展。要壯大清潔能源產業,圍繞建設國家優質清潔能源基地和清潔能源示范省,有序推進水電建設,適度發展太陽能和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積極開展清潔化能源替代。要壯大裝備制造產業,以國家戰略和國家需求為導向,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優勢產品示范應用和產業化,特別是加快通用航空、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要壯大生物醫藥產業,圍繞現代中藥、生物醫藥,挖掘中醫中藥優勢,發展川產大宗中藥材及其提取物,促進中藥創新發展,同時加強轉化醫學體系和生物醫藥創新孵化基地建設。要壯大現代金融業,加快推進西部金融中心建設,與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相結合,增強資本市場、財富管理、結算中心、創投融資、新型金融等核心功能,著力提升要素集聚、服務實體經濟、風險防范三個方面的關鍵能力。

      搶占發展先機,培植新經濟產業。新經濟、新業態和新模式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也為四川高質量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應高度重視大數據產業、人工智能、流量經濟、共享經濟等新形態,提前布局搶占發展先機。要促進大數據產業發展,重視數據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實施大數據應用示范工程,建設四川大數據共享開放平臺,加快推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技術向各行業融合滲透。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著眼人工智能規模化應用,促進人工智能與物流、金融、商務、醫療、旅游等重點行業和領域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智慧金融、互聯網醫療和智慧辦公、智慧家居等產業。要促進流量經濟發展,發揮四川承南接北、通東達西、服務整個西部發展的樞紐優勢,吸引重要企業在川建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采購中心、財務管理中心和結算中心,使四川產生更大的信息流、資金流、知識流、人才流、技術流。要促進共享經濟發展,以“雙創”為契機,通過眾創、眾包、眾籌等多種方式,推動辦公空間、生產線、研發中心、專利技術成果等創新資源和供應鏈管理、智慧倉儲、現代交通運輸等流通資源共享,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和服務供給能力。